首页 > 滚动 > > 内容页

世界新动态:《红豆》诗意彰显江南文化特色

发表时间:2023-03-29 06:16:10 来源:南京日报


(资料图片)

“红豆生南国,春来发几枝。愿君多采撷,此物最相思。”王维写下的《红豆》一诗,让红豆成为相思相爱的寄情之物。小剧场锡剧《红豆》近日亮相紫金文化艺术节小剧场单元(第二届),该剧以红豆为情感载体,通过描写昭明太子萧统和女尼慧如的悲欢离合情感生发,表现情思之澄净、文学之璀璨。

《红豆》是首部小剧场锡剧作品,题材来源于无锡古典爱情故事,彰显了江南地域文化特色。全剧构思精巧,文词典雅,意境悠远,聚焦人物的幽微心理、多层个性,刻画细致,通过描写梁武帝萧衍对昭明太子萧统的相疑相释,展开了权力与情感的对峙;通过描写女尼慧如含情之蕴藉、舍身之果决,升华了情感的纯度。该剧编剧俞思含是位“90后”南京姑娘,回顾自己的创作历程,她感觉似乎和“梁氏家族”有不解之缘,“我之前写过一部关于梁武帝的历史剧《台城柳》,还有一部关于他手下张僧繇的越剧《僧繇》。张僧繇是南京的历史文化名人,是金陵安乐寺内画龙点睛之人。这次再写梁武帝儿子萧统的故事,冥冥之中觉得和梁氏家族非常有缘分。”

《红豆》的舞台很简洁,带来了一种清雅静美、诗意空灵的艺术风格,对于开掘小剧场锡剧创排样式具有独特的价值意义。让观众惊叹的一幕是,舞台上寓意相思的红豆树拉出无数根红线,萧统和慧如在舞台上的走位恰好将这无数根红线“走”成了一张网状,勾勒出一种特殊的艺术符号,让观众体会到主角“爱而不能爱”的挣扎,既有视觉冲击力又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。导演安凤英介绍,小剧场演出必须浓缩得非常凝练,文本的文词,戏剧张力、空间感以及人物内心的情感,都要更加强烈。

最近更新